夏天一热就想吃凉丝丝的冷面,但外面的冷面要么麻酱厚重油多,要么红油辣油超标,吃完总担心热量超了。后来接触赛乐赛,专属指导 1 对 1 跟我详细沟通,全面建立了我的信息档案 —— 从体脂率、“夏天爱喝冷面却怕油” 的饮食习惯到每天做饭时间,都做了深入评估,还结合我的减重目标给出了低卡冷面配方,连煮面等待时的轻运动都教了,现在每天自己做冷面,清爽又抗饿,体重每周稳掉 0.2 斤,夏天减脂再也不用 “忌口”。

这道冷面 15 分钟做好,麻酱用低脂款还加酸奶调稀,比外卖少 50% 油脂。荞麦面 50 克(干重)、黄瓜丝 50 克、胡萝卜丝 30 克、蒜末 5 克、低脂麻酱 20 克(加 15 毫升无糖酸奶 + 10 毫升温水调稀)、生抽 1 勺、香醋半勺、白芝麻 5 克;锅中加水烧开,煮荞麦面 5 分钟,捞出过 3 次凉水沥干(更筋道);把调稀的麻酱、生抽、香醋混合成酱汁,和荞麦面、蔬菜丝、蒜末拌匀,撒白芝麻即可。一碗热量约 200 大卡,荞麦面的 Q 弹搭配麻酱的香,吃完能扛 3 小时不饿,比加纯麻酱的冷面清爽多了。
食材替换方案:荞麦面可换全麦冷面(50 克,煮 6 分钟,麦香更浓);低脂麻酱可换花生酱 + 无糖酸奶(10 克花生酱 + 20 克酸奶,更细腻);黄瓜、胡萝卜可换紫甘蓝丝(30 克,更耐放)、焯水的绿豆芽(40 克,更脆);想加蛋白可放 10 克即食鸡胸肉丝(拌面条时加入,提升耐饿性)。
知识参考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指出,全谷物面条(荞麦、全麦)GI 值低,搭配低脂酱料和高纤维蔬菜做冷面,能减少油脂摄入,同时补充碳水和维生素,适合夏天减脂期作为主食。
这道冷面用 “干煸葱花” 替代泼油,零多余油脂,葱香还更浓。全麦冷面 50 克(干重)、小葱 6 根(分葱白、葱绿切碎)、生抽 1 勺、盐少许、香油 1 滴;锅中不放油,直接放葱白碎,小火炒 1 分钟至微黄出香,关火后放葱绿碎,加生抽、盐搅匀成葱油汁;全麦面煮 6 分钟,过凉水沥干,和葱油汁拌匀,滴 1 滴香油即可。一碗热量约 180 大卡,全麦面的麦香裹着葱油的鲜,不用菜也能吃,比油泼葱油面少 70% 油脂。
食材替换方案:全麦冷面可换藜麦冷面(50 克,煮 5 分钟,更易消化);小葱可换洋葱碎(20 克,炒香后用,风味更独特);想加味可放少许黑胡椒(提鲜,无额外热量)或 1 个小米辣(切圈,微辣不增脂)。
知识参考来源:注册营养师编写的《夏天低卡冷食手册》提到,用 “干煸” 代替 “泼油” 制作葱油,能在保留葱香的同时避免额外脂肪摄入,搭配全谷物冷面,适合减脂期夏天食用,不担心热量超标。
煮面等待水开、面条煮熟的间隙做,10 分钟活动下肢,利用碎片时间燃脂。站在灶台旁,双手扶稳台面,缓慢抬起左腿至与地面平行(膝盖微屈,避免锁死),停留 2 秒后缓慢放下,换右腿重复,左右各 15 次为 1 组,煮一次面刚好做 2 组;最后双手扶台,缓慢向后仰身(停留 3 秒),重复 10 次,放松腰腹和肩颈。
调整方案:膝盖不适者抬腿时高度减半,只抬至离地面 10 厘米,减少关节压力;平衡不好者可先单腿抬至 5 厘米,逐步增加高度;想加强效果可在脚踝处绑一个小沙袋(200 克,提升下肢发力感);运动后用手掌从脚踝向上按摩小腿 1 分钟,缓解肌肉紧张。
知识参考来源: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《厨房碎片化健身指南》指出,煮面间隙的抬腿、后仰动作能针对性锻炼下肢和腰腹肌群,消耗冷面中的碳水,避免脂肪堆积,适合夏天做凉面时练习。